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陳景河
黃金是戰略性礦產資源,具有商品和金融雙重屬性。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世界充滿不確定性背景下,黃金的保值和避險金融屬性持續被推升,黃金資源的稀缺性更加凸顯,中國乃至全球黃金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戰略機遇期。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出臺的《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對指導中國黃金產業形成高質量發展格局,顯著增強資源綜合保障能力,建設全球領先的技術和產業體系,正當其時、意義重大,我們將共同見證全新的“黃金時代”。
一、黃金產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世界百年大變局加速演進,地緣政治、大國博弈、能源轉型、科技變革、金融風險、經濟調整等因素復雜交織,與全球資源需求變化產生強烈共振,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增長、供應鏈安全。全球經濟面臨巨大下行壓力,主要經濟體發展陷入困境,歐美經濟衰退預期升溫;美國貿易政策發生根本性轉變,勢必給全球經濟帶來深遠影響。
黃金作為全球投資者公認“硬通貨”,是全球避險資產配置的重要選項,是經濟社會動蕩時期的“避風港”;眾多國家擴表“放水”應對經濟疲弱,全球貨幣泛濫貶值,對金價上漲產生“催化”,各國央行成為“力挺”金價的重要力量,大幅增持黃金勢頭不減。黃金價值得到重新認識和多重加持,價格屢創歷史新高。
中國黃金產業在一代代黃金人的不懈努力下,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黃金開采、加工、消費量位居全球之首,是名副其實的“黃金大國”;中國黃金資源稟賦總體不好,大多為中小型低品位難選冶礦,在資源儲量比較有限的條件下,依靠大量的中小型礦山,通過系列的技術與管理創新,黃金產量連續18年位居世界第一,創造了世界黃金生產的奇跡!中國黃金儲備總體還比較低,與美國和歐元區外匯儲備黃金占比高達60%以上相比,中國黃金儲備與日益提升的國際地位不相匹配,中國需求具有巨大空間。
二、面向全球配置資源是國際一流黃金企業的必然選擇
(一)中國消費了全球超過20%的黃金,但儲量僅占全球的5%,且資源稟賦差、相當部分為低品位難選冶資源,黃金行業全球競爭力不夠強,開采品位不斷下降,成本不斷上升,單位建設投資不斷提高,儲量與產量比嚴重失衡,后勁乏力已成為制約黃金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礦產品市場,呼喚與其市場規模相匹配的跨國礦業企業出現,參與全球競爭是黃金企業的重要選擇。礦業是一個可以建功立業的行業,也是最適合中國企業及中國人的行業之一,推動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是黃金行業的使命和責任所在,黃金企業應主動作為、補齊短板。
(二)礦產資源是礦業企業的核心和基礎,受成礦地質條件的限制,全球礦產分布非常不均衡,而世界上優質大型礦產資源大多為西方跨國礦企掌握,且有進一步向頭部企業聚集趨勢。中國礦業企業作為全球礦業市場的后來者,在全球擁有的礦產資源極其有限。要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黃金企業,面向全球配置資源是不二選擇。中資黃金企業要堅定全球化發展信心,主動到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去,尤其是到西方人眼里可能有一定風險、開發程度相對較低的地方加大“破局”。
(三)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實現增儲上產,以提升礦產供應安全保障能力。中國礦業企業理應積極作為,通過增儲上產的實際行動全面加強黃金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我們期待更多關于找礦和開發的針對性文件出臺,從源頭激發市場主體參與戰略性礦產勘查與開發,提供市場的力量破解當下勘探開發資金短缺的難題。我們也呼吁更加有力地擴大原料來源,促進金屬冶煉和高端加工等產業健康發展。
(四)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特別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和廣闊的平臺,有力提升了中資企業在海外的地位,有力推動了中國黃金行業的全球化進程。國家鼓勵企業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強國際互利合作,融入全球黃金產業鏈供應鏈。中國黃金企業應緊跟國家戰略,乘勢而上通過資源并購等方式,加快境外黃金資源布局,參與全球黃金礦山勘查和開發;同時企業能面向全球通過適當的股權融資、資產重組和資本運作等形式,為未來礦山項目并購和建設開發爭取融資支持。
三、紫金礦業是中國礦企“走出去”的堅定實踐者和受益者
紫金礦業以金礦開發起家,黃金是公司最重要的業務板塊之一,貢獻了集團約50%的營收和30%的毛利;2024年公司生產礦產金約73噸,在全球擁有的黃金資源量近4000噸,均居全球第6位。紫金礦業在與全球黃金巨頭同臺競技過程中,展現出了顯著的比較競爭優勢,一批世界級金礦項目在紫金手中“建一個、成一個”,特別在主力礦山品位普遍低于西方老牌礦企的情況下,公司黃金全維持成本(AISC)仍優于80%的全球同行。
紫金礦業始終自覺將國家戰略需求與自身發展相結合,是中國礦業企業“一帶一路”成功的先行者。公司已在海外16個國家擁有重要礦業投資項目,獲得一批世界級金、銅、鋰等礦山資產,自2005年“走出去”以來實現了資產和效益“幾何級”增長,目前集團境外資源量、產量及利潤占比均超過國內,為國家礦產供應安全保障貢獻積極力量,成為中國在海外擁有黃金資源量和產量最大、效益最好的中資企業。
紫金礦業在海外投資時,優先考慮中國周邊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并盡可能選擇能復制紫金“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開發運營模式的項目。公司黃金資源獲取成本總體較低,近三年平均并購成本約70美元/盎司,顯著低于全球同行同期的80美元/盎司平均水平,總體呈現出低成本、逆周期的特點。紫金礦業將研究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及自身的比較競爭優勢,打造全球有重要影響力的“黃金板塊”。
紫金礦業踐行“開發礦業,造福社會”的宗旨,大力建設既符合國際標準又具有紫金特色的社會、環境和治理(ESG)體系,高標準加強環保、安全、人權、勞工、商業道德,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全面落實依法合規要求,按照全球化運營通行規則實施項目開發運營。公司在項目開發過程中,高度重視與當地政府、社區和各相關方共同發展,通過結成利益共同體、構建互利共贏關系,努力讓更多的人因為紫金的存在和發展受益,得到項目所在國、所在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高度評價。
紫金礦業確立了宏偉的新五年規劃目標,力爭至2028年建成“綠色高技術一流國際礦業集團”,主要礦產品產量和主營經濟指標進入全球前3—5位,其中礦產金力爭實現110噸。紫金礦業將與黃金行業同仁攜手共進,共同推動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和全球黃金行業的可持續增長貢獻新的“紫金力量”。